欢迎访问宜春学院教育发展基金会官网!
 

 

 

              生科学院发展基金介绍

 

亲爱的原宜春农专及生科学院各位校友和各界友好爱心人士: 

    春秋更替,岁月流逝,母校母系曾是们留下最为青葱美好时光的地方,有着我们挥洒过的汗水智慧才智,承载了太多的青春记忆人生梦想,是大家为之魂牵梦绕的地方温馨港湾。

生科学院是生命科学与资源环境学院的简称,其前身是1959年成立的宜春农学院,上世纪70年代为宜春地区农业干部学校,1985年经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宜春农业高等专科学校,2000年经中国教育部批准,与宜春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宜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成立宜春学院,其中原宜春农业高等专科学校的农学系、畜牧水产系、园艺系合并成为宜春学院农学院,后于2006年更名为宜春学院生命科学与资源环境学院。自1985年农专招生以来,“农业”的火种一脉相承,从未间断,体现了学院浓浓的农业情怀。


 学院现拥有1个江西省级重点实验室(植物生长发育与调控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科研平台(江西省高等学校硒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一级实验室:植物科学实验室(该实验室为江西省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动物科学实验室和资源与环境科学实验室。下辖25个二级实验室,主要的二级实验室有:植物遗传育种实验室(该实验室为宜春市重点实验室)、动物遗传育种实验室、植物形态与分类实验室、植物生理生化实验室、动物解剖与组织胚胎实验室、动物生理生化实验室、动物病原微生物实验室、数码互动显微系统实验室、动物营养与饲料分析实验室、农畜产品加工实验室、土壤肥料实验室、园林计算机辅助设计实验室、地理信息系统实验室、植物保护实验室、园林绘图室、园林画室、动物外科实验室、兽医药理与病理实验室、组织培养实验室等,共计有实验室面积3600平方米,仪器设备总值为2700万元。同时拥有种植和养殖两个校内教学实训基地。

学院现设有农学、动物医学、动物科学、园艺、园林、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环境科学7个本科专业。学院坚持走内涵式发展的办学之路,以专业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为两个重要抓手,提升办学水平与办学质量,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使学院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近几年来,学院七个本科专业中,有多个专业分别进入国家或省级本科质量工程建设的项目之一。其中,环境科学、园林专业被评为省一流学科专业,农学专业为“国家特色专业”,园艺专业入选教育部“本科教学质量工程”地方高校第一批本科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全校唯一);动物科学专业被教育部被批准为“国家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计划专业”和“江西省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计划专业”,园林专业为“江西省卓越农林培养计划专业”。教育部批准农学专业、园林专业环科专业为省级一流专业。

近年来生命科学与资源环境学院大力实施“人才强院”战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教师数量稳步增加,现有教职工115,其中拥有博士学位教师63人,硕士学位教师34人,60%以上的教师拥有高级职称,初步形成了一支以高职称、高学历、中青年教师为主体,整体素质较高、梯队结构合理的高层次教师集群,为本科教学和人才培养提供了有效保障。

学院与国内知名的上百家农业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近三年来,合作企业在学院分别开设了“瑞鹏班”、“大北农班”、“正邦班”等,开展讲座近80余场,举办专场招聘会70多场,为毕业生提供就业岗位20000多个。企业在学院先后设立了“瑞鹏奖学金”、“正邦奖学金”、“大北农奖学金”等,为学生提供奖助学金累计达十多万元。学院被评为大北农集团“全国十个最佳合作院校”之一。学院毕业生就业工作情况整体良好,近年来各专业应届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均达90%以上,2020届生科院毕业生320人,157人报名参加2020年研究生入学考试,录取人数105人,录取率达报考人数的66.9%,总录取率达毕业生总数的32.8%。近四年来,学院累计有超过200多位同学考取了中山大学、武汉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等高校的研究生,考研录取人数占应届本科毕业生人数的20%。同时考取公务员、事业单位、三支一扶和村官的毕业生人数也呈上升势头。

经过60余年的历史积淀、薪火相传,学院扎根赣西大地办教育,立德树人、大爱育人,主动对接江西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成为应用型人才培养和知识创新的重要基地、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江西乃至全国农业基础教育发展的重要力量。

值此新世纪发展之际,我们郑重向全体生科学院校友和社会各界友好爱心人士发出倡议:凝心聚力,尽己所能,踊跃捐赠,为学院的建设贡献一份力量,特设立“生科学院发展基金”基金主要用于生科学院的学科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

1. 家庭经济困难师生资助;

2. 优秀教师和学生奖励;

3. 学院学科专业发展和实训实验室建设资助; 

4. 大型活动资助;

5. 毕业生就业创业资助;

6.师生出国留学资助;

7.基金管委会研究决定的符合校友基金宗旨的其他事项。

万间广厦,众匠所营;涓涓细流,终聚成河。“众人拾柴火焰高”,无论捐多捐少情谊似金,学院的发展都有您的一份贡献您捐赠的每一笔资金都包含着对生科学院明天的期盼,都倾注着对生科学院发展的支持!

亲爱的校友关心支持生科学院的社会各界友好人士,生科学院期待您的关注与支持!衷心祝愿您身体安康,事业腾达,家庭幸福,万事意!

若有意愿捐赠可将捐赠资金直接转入宜春学院教育发展基金会帐户(转帐时请备注:生科基金,姓名-手机号,也可与基金会秘书处工作人员直接联系,联系电话:0795-3201005,丁老师(13707050120),陈老师(18879596885)

    

                                                    宜春学院生科学院

                                                     20221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