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宜春学院教育发展基金会官网!
 

 

 

克思主义学院发展基金介绍


亲爱的马克思主义各位校友和各界友好爱心人士

宜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2011年成立,2014年独立设置运行。学院是直属学校领导和管理的二级教学科研机构。2017年,学院被遴选为全省首批五所特色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单位之一。

学院现有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拥有一支结构合理、素质全面、敬业爱岗、乐于奉献的教师队伍。现有专兼职教师49余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17人,博士学位获得者20人,省级重点学科带头人、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省中青年骨干教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含兼职)、江西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名师等16余人。

学院重视课程建设和团队建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两门课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和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团队”获批全省高校优秀教学团队,王烨名师工作室被评为省级名师工作室。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在2016年江西省本科专业综合评价中位列专业第3名,在2019年被评为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14级思想政治专业团支部被评为全国“活力团支部”,2020年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在第二届全国师范生微课大赛中获一等奖1项;近三年来,该专业学生考研率稳步提升,2020年考研录取率达到33.3%

学院全面升级打造湘鄂赣苏区红色文化教育教学“五个一”工程(红色班级、红色基地、红色剧目、红色书籍、红色线路),深入开展思政课“五红五优”红色文化育人模式探索,深化教学综合改革,进行问题式专题化团队教学、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分类教学,牵头成立赣西高校思政课建设联盟,与高职高专学校和民办高校签订对口帮扶协议,开展跨校上课。

学院注重加强学科建设,发挥学科引领作用,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依托单位。现有江西省“十二五”重点学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校“十三五”一级重点学科“马克思主义理论”、学校“十四五”高峰特色学科“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方向凝练、学术队伍、学术交流、图书资料、科学研究等方面取得了较好成绩。学院拥有湘鄂赣苏区发展研究中心等4个科研平台和红色文化教育教学基地、廉政教育馆、VR虚拟仿真实验实训中心等3个校内实践教学基地。近五年,学院教师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2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7项、省级项目60余项,获得省级教学科研奖30余项,在专业学术期刊公开发表核心期刊论文200余篇(含 CSSCI期刊论文31篇),出版著作(含教材)近20部。

新起点,新跨越,马克思主义学院将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在校党委行政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标准,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和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建设,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做出更大贡献。

值此新世纪发展之际,我们郑重向全体马克思主义学院校友和社会各界友好爱心人士发出倡议:凝心聚力,尽己所能,踊跃捐赠,为学院的建设贡献一份力量,特设立“马克思主义学院发展基金”基金主要用于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学科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

1. 家庭经济困难师生资助;

2. 优秀教师和学生奖励;

3. 学院学科专业发展和实训实验室建设资助;

4. 大型活动资助;

5. 毕业生就业创业资助;

6.师生出国留学资助;

7.基金管委会研究决定的符合校友基金宗旨的其他事项。

万间广厦,众匠所营;涓涓细流,终聚成河。“众人拾柴火焰高”,无论捐多捐少情谊似金,学院的发展都有您的一份贡献您捐赠的每一笔资金都包含着对马克思主义学院明天的期盼,都倾注着对学院发展的支持!

亲爱的校友关心支持马克思主义学院的社会各界友好人士,马克思主义学院期待您的关注与支持!衷心祝愿您身体安康,事业腾达,家庭幸福,万事意!

若有意愿捐赠可将捐赠资金直接转入宜春学院教育发展基金会帐户(转帐时请备注:马院基金,姓名-手机号,也可与基金会秘书处工作人员直接联系,联系电话:0795-3201005,丁老师(13707050120),陈老师(18879596885


     

                 宜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20221010